2018國家新創獎,陽明五位老師獲殊榮
今年邁入第15屆的「國家新創獎」,代表國內生技領域創新研發的最高榮譽
代表國內生技領域創新研發最高榮譽的「國家新創獎」,於日前公布今年第15屆名單,本校今年共有五位老師獲獎,包括:醫學系力博宏副教授、醫工系賴穎暉助理教授、藥理所洪舜郁教授與生理所唐德成教授、臨醫所楊智宇副教授,表現優異。
★醫學系力博宏副教授、醫工系賴穎暉助理教授共同獲得「學研新創」獎(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組)
力博宏老師與賴穎暉老師共同獲獎的題目為「以深度學習噪音消除法改善人工電子耳植入者之語音辨識度」,賴老師表示,人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雖在安靜的溝通環境下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語音理解能力,但在噪音情境下仍有改善空間。近年,以深度學習為基礎之噪音消除法被提出,他們的研究進一步以深度類神經網路為基礎,提出以聲音情境特性為考量之噪音消除法,進而提升人工電子耳使用者於噪音環境下之聆聽效益,經臨床實驗結果證明有顯著改善效果。這項研究也是第一篇於臨床證明深度學習架構能有效提升人工電子耳患者於噪音情境下之聆聽效益研究,為人工電子耳於信號處理之發展上開啟了另一個研究方向,深具意義。
力博宏老師(右)與振興醫院李壽東院長分享榮譽
力博宏老師表示,很榮幸能夠與中研院資訊創新研究中心曹昱博士以及本校醫工系賴穎暉教授,共同獲得第15屆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很高興知道,他所屬的醫學系第12屆,這一次總共有三位同學獲獎。振興醫院電子耳團隊,自2002年成立以來,即將突破500例,約佔全台灣20%,其中一半為國際醫療個案。新創獎可說是生醫界的奧斯卡獎,希望將來能結合母校規劃中的聽損研究中心,將研發成果產品化,造福聽損朋友。
醫工系賴穎暉助理教授
對於獲獎,賴穎暉老師表示非常感謝及幸運有機會能獲此獎,這對研究人員是很大的鼓勵。首先,他要向所有參與本計畫的受試者及研究夥伴表達最高的敬意;更謝謝中研院資創中心曹昱博士、振興醫院力博宏主任共同合作及努力,將三方專長(醫學工程、資訊科學及臨床醫學)予以整合,來完成此項研究成果;此外,也要感謝楊順聰教授過去在聽語科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啟發,才能讓他持續深入該領域之研究。最後,他要感謝家人無怨無悔的包容及支持,讓他能全心全力進行研究工作。協助聽障人士改善聆聽效益是他持續研究的方向,他也期許自已更加努力,並以臨床需求為核心,來幫助聽障人士重拾聽覺自信。
★藥理所洪舜郁教授獲「臨床新創」獎(臨床應用產品創新組)
藥理所洪舜郁教授
洪舜郁教授則是以「鑑定藥物過敏反應之致敏藥物的方法與鑑定套組」獲獎。藥物過敏是臨床常見的問題,當發生藥物過敏時,應快速找出過敏的藥物、停止使用,以避免更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但因病人常是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只根據病歷資料不易判斷過敏藥物。為解決這個問題,洪舜郁教授團隊開發一種致敏藥物的鑑定方法與套組,利用體外培養病人的免疫細胞與懷疑藥物與代謝物,分析反應物中顆粒溶解素蛋白等免疫反應,可快速鑑定引發藥物過敏反應之致敏藥物,讓病人即時停止過敏藥物,改用其他安全有效的藥物,獲得最好的治療和照顧。洪教授表示,此發明具有快速、經濟及高靈敏度和高專一性等優點,很高興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新創獎的榮耀與肯定。
★生理所唐德成教授、臨醫所楊智宇副教授共同獲得「臨床新創」獎(醫療器材及設備組)
生理所唐德成教授(左)、臨醫所楊智宇副教授
唐德成教授此次是與交通大學趙昌博特聘教授、陽明臨醫所楊智宇副教授,以「創新非侵入式之血流感測器」共同獲獎。唐德成老師表示,由於透析廔管血流量測對於洗腎患者很重要,但目前尚無一適用於居家量測廔管之低成本、可攜式、非侵入式血流感測器,為了滿足患者醫療和健康監測的需求,他們團隊與交通大學及晶元光電合作,開發創新的可攜式居家照顧光學式廔管血流感測器,取代現有的醫院大型超音波血流儀,可將受測者的生理資訊以及測量結果傳到雲端伺服器上,並建立個人的資料庫及形成巨型資料庫。該資料庫除了用於校正感測器,也可以用於醫護人員判斷病患透析廔管健康狀況。此外,雲端伺服器的巨量資料可以配合實驗室開發手機 APP,病患或病患的家屬也可藉由這個 APP,隨時監控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狀況,而且這個 APP 預計會和醫院或醫療中心進行連線,也可以針對各種緊急狀況,自動預警給醫護人員,提前安排手術或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