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院長時間.png

    院長時間專區(最近更新 03/27)

    「院長時間」是邀請本院主管與院長一同和學生面對面,傾聽學生的需求、建議,不論是求學上或是校園生活,希望透過活動,讓師長與學生更靠近。
    more
  • _banner_2025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jpg

    2025【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報名開跑~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衛福部核准認證訓練單位x時數認證x實體與線上課程同步x11大主題式專業課題
    more
  • 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海報.jpg

    【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活動免費 ~ 敬備午餐 ~ 歡迎報名

    2025/4/14 (一) 12:00~17:30 #免費報名參加 #敬備午餐 #歡迎報名
    more
  • 20250311 The Golden Synapse Award傑出論文獎.jpg

    【恭賀】本院榮獲 Journal of Neurologic Physical Therapy(JNPT)2024年度傑出期刊論文

    恭賀本院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博士班周俊宏同學 榮獲優良期刊
    指導教授:楊雅如老師
    獲獎論文:Improving Executive Function and Dual-Task Cost in Parkinson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刊登於 JNPT 2024年10月期刊 (Volume 48, Number 4, pp. 188-197)
    more
  • 114博招海報.jpg

    114學年度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博士班聯合招生【聯招代碼960】~ 歡迎加入最夯的生醫聯盟

    114學年度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博士班聯合招生【聯招代碼960】
    歡迎加入最夯的生醫聯盟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系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生醫光電研究所 #生物醫學暨工程科技產業博士學位學程

    報名系統開放時間:114/3/26 (三) 上午9:00 至 114/4/7 (一) 下午5:00
    資訊網頁:https://exam.nycu.edu.tw/dr-me.php (簡章P.36-P.37)
    查詢報名結果及考生編號時間:114/4/16 (三) ※依校方招生網頁公告為主
    口試時間:114/4/30 (三)
    榜單公告:114/5/16 (五)
    報考繳交文件專用格式下載:https://cbmse.nycu.edu.tw/video_detail/15
    more
  • 2025030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_醫技系_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_醫工科_成立共同研究中心.jpg

    [ NYCU News ] 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醫技系X日本東北大學醫工科 聯手打造免疫醫學新紀元

    蘇美慈老師實驗室
    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精準醫療
    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林峻立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醫工學科西條芳文及阿部高明教授的努力促成下,於陽明交大醫工學院正式成立「共同研究中心」,攜手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精準醫療發展。該中心由陽明交大醫工學院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醫技系) 蘇美慈老師所率領的研究團隊主導,負責多項前瞻性研究,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4)在疾病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並開發創新診斷與治療策略,為醫學領域帶來嶄新突破。

     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
     解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關鍵機制 

    蘇美慈實驗室團隊,致力於解析LILRB4在癌症免疫微環境、自體免疫疾病及退行性疾病中的調控機制。研究發現,LILRB4 可能透過影響髓源性抑制細胞 (MDSC)和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調控,促進癌細胞轉移,並在自體免疫疾病紅斑系狼瘡患者中參與致病性自體抗體的調控,造成大量免疫複合體產生並沉積在腎絲球,導致腎絲球腎炎。蘇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揭示 LILRB4 在免疫調控中的關鍵角色,不僅可作為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標靶,也有潛力成為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標誌,這對於精準醫療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台日跨國聯盟 共創免疫醫學新里程 
    為推動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譯,蘇美慈研究團隊與日本東北大學的醫工學科(GSBME)展開深入合作,並成立「NYCU-TU 共同研究中心」。該中心的研究領域包括:
    .癌症免疫療法開發—利用 LILRB4 調控機制,發展新型雙功能抗體與近紅外光光動力免疫療法,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退行性疾病與發炎老化—探討 LILRB4 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中的作用,並與東北大學共同研究線粒體功能障礙與老化發炎的關聯性。

    東北大學醫工學科阿部高明教授表示:「這次與陽明交通大學的合作將大幅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進展。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研究中心,串聯亞洲醫學研究的優勢,打造免疫醫學研究基地。」期望透過跨國合作,進一步深化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並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患者。蘇博士強調:「這次的台日聯盟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未來能與更多國際夥伴合作,共同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
     



    報導連結:經濟日報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醫技系)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醫工科)成立共同研究中心


    ▲醫學生物暨檢驗學系研究生到東北大學進行移地研究



     






     
    more
  • 20250226 自體骨屑收集器取得TFDA上市許可.jpg

    [ NYCU News ] 手術廢液煉金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奇美醫院攜手共同開發 「自體骨屑收集器」取得TFDA上市許可

    骨科手術過程中,常須對骨頭進行塑形(Bone Shaping),並配合骨科手術沖洗(Orthopedic Surgical Irrigation),保持傷口清潔與手術視野。然而,在切削骨頭的過程中,許多寶貴的骨碎片/骨粉,常隨著沖洗液體透過真空吸引裝置(Vacuum Suction Device)作為廢液而排除。

    小發明大創舉「自體骨屑收集器」,安裝簡便,僅需連接於廢液桶的抽吸管與真空吸引裝置之間,不用任何動力且可接於臨床常規轉接頭,即可從骨科手術沖洗之廢液到達廢液桶之前,自動過濾自體骨,留住碎骨同時排除廢液。自體骨屑收集器設計有自動分層功能,可過篩出大、小顆碎骨,以供醫師臨床後續補骨手術使用。因此可將手術廢液轉化為有價值的自體骨粉,促進骨修復與再利用。

    奇美醫院黃建榮醫師表示,人工骨粉與異體骨成本高且可能導致排斥與流失。相較之下,自體骨具優異的生長與癒合能力,但需取自患者其他部位,挖東牆補西牆,影響健康骨質。若能回收利用自體骨,植入骨折部位,不僅促進癒合,還能減少替代骨的額外負擔,為患者帶來福音。

    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主任林峻立教授表示,本產品結合中心研發能量與奇美醫院常見之臨床需求,經過中心設計、製造、功能性測試及生物相容性評估,並成功取得TFDA上市許可(衛部醫器字壹字第010310號)。研發團隊經反覆試驗,確保安全有效並提升手術效率。產品特別設計分層濾網,可自動篩選不同大小的骨碎片,減少醫師手動挑選碎骨,並適應各種補骨需求。有別於市售產品,醫師須從過濾物中慢慢挑選碎骨。為台灣首創且唯一國產骨屑收集之上市醫療器材。

    臨床需求出發,臨床應用落地為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秉持核心理念,專注於開發兼具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醫療產品,本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正是理念實踐的成功典範。本產品除取得TFDA上市許許可,也已成功取得中華民國專利,並於奇美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成功應用於脊椎融合與股骨骨折手術並已將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Expert Review of Medical Devices)。為學術單位與醫院及產業合作成功開發醫療器材的典範,對推動創新醫材研發提升全球醫療競爭力有重要貢獻。

     

    報導連結:中時新聞網
    more
  • 20250225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_林峻立.png

    【恭賀】林峻立院長榮獲113年度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醫學工程學門)!

    more
  • LINE_ALBUM_20250214 學院共識營_250217_9.jpg

    本院2025共識營於2月14日圓滿落幕

     2025.02.14 於北投亞太飯店舉辦本年度學院未來發展共識會議 


     

    會議的上半場邀請了本院新進教師於當日分享近期研究成果,並請資深教師擔任引言、主持,促進本院教師交流及凝聚共識和向心力;下半場由「國科會小聯盟計畫」和「教育部精準健康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分享寶貴經驗。
    more
  • 114.02.14參訪關渡醫院01.jpg

    2025.02.14 本院至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參訪花絮

    2025.02.14 本院參訪臺北市立關渡醫院
    感謝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及其團隊安排本院參訪及交流
    了解該院於智慧醫院推動的優異成果
      
    本院林峻立院長與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代表團隊互贈紀念品、感謝狀



    【實體展示:RF智慧醫院】 
    1. 護理部:智慧床墊(行動護理車、床邊量測)智慧床頭卡電子白板外骨骼機器人人因照明系統 
    2. 復健科:外骨骼機器人 
    3. 資訊組:Zenbo (生理量測、個案理 系統、門診醫囑系統)
     4. 影片:人因照明系統軌道式全自動檢驗系統
    more
  • 環球20250215_物輔01.jpg

    [ NYCU News ] 陽明交大物輔系「人機一體」 啟動「樂活行動共享聯盟」

    長照3.0鳴槍!智慧科技輔具商模落地
     結合工程科技 實現「人機一體」智慧輔具願景 
    游忠煌出身機械工程背景,研究專長為機電整合、訊號擷取、處理與動作分析,並擁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醫學物理與生物工程博士學位。在BIO+ICT整合當道的陽明交大校園中,游忠煌的醫工專業,使他成為系上推行跨領域溝通的靈魂人物之一。

    游忠煌表示,「人機一體」輔具是實現樂活願景的解決方案,且健康者、生病者、失能者都用得到。對健康者而言,他們需要能夠趨吉避凶的預防醫學;對生病者而言,需要復健工程替他們重拾健康;對失能者而言,則需要科技輔具為他們減輕痛苦與不便。他說明,人機一體的早期概念,可以用武俠小說中所說的「人劍合一」來比擬,縱使有絕世好劍,使用者還是需要透過學習、練習或訓練才能達成。但在加入輔助科技後,例如在傳統輔具上增添感測、顯示或致動的功能,就能讓使用者和治療師越來越輕鬆,同時降低患者的使用門檻。

     智慧機電輔具因應病況、情境變化 
    目前,在游忠煌的智慧型機電輔具實驗室中,已經開發出多種人機一體輔具。「我們將物理治療師的know-how整合其中,有助於減輕治療師的工作壓力,也讓患者獲得更安全、量身打造的輔助科技。」游忠煌說。

    步態評析系統»
    在物理治療中經常使用的「六分鐘步行測試」,是藉由六分鐘內觀察患者在坐、站、走路的來回過程中,評估患者的運動耐力和心肺功能。過程中物理治療師必須全神貫注、觀察評估,相當耗費精力。
    游忠煌研究團隊開發的步態評析系統,能在與錄影裝置搭配之下,將治療師想要觀察的項目盡數自動化分析,分階段評估患者的花費時間、行走能力、步態穩定狀況,大幅減輕治療師的負擔。
    游忠煌表示,這種裝置能夠在醫院以外的場域,提供預防醫學服務。例如設置在村里長辦公室或偏鄉健檢,讓民眾走6分鐘,就能從步態知道是否有帕金森氏症、中風或輕微認知損傷的徵兆。

    安全助步車»
    許多亞健康者會使用助步車,但經常在上坡時會擔心助步車下滑、下坡時擔心速度失控,倘若在上/下坡的同時還要一邊橫越斜坡,其實對患者或長輩都很難操控、危險性很高。
    在改良的安全助步車中,會在使用者上坡時自動切換成棘輪模式,阻止輪子在使用者分神時便往下滑....(至環球生技官網閱讀全文)
     



    報導連結:環球生技

















     






     
    more
  • IMG_6944.JPG

    歡聚尾牙,共創佳績——醫工院敬祝 新年快樂 !

    114/01/13 醫工院x藥科院團隊年度尾牙聚會 圓滿落幕


    \
    感謝各位貴賓的參與,為2024年劃下句點,也為2025年揭開序幕
    祝福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 新年快樂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