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光電是新興且快速成長的研究領域,近幾年來已成為全球生物科技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目標在於利用光電科技進行臨床診斷與治療,以及偵測與操控生物組織和材料。在生命科學研究的應用上包含探測細胞到分子尺度的作用機制、功能和結構;在醫學的應用上則包括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對人體組織進行光電訊號偵測、辨識、診斷和治療疾病,是一門整合了生物醫學、生物技術、光學、電子、電機、資訊、精密機械、物理與化學的高科技領域。生醫光電所每年皆招收來自理工領域和生醫科學領域的碩博班學生,為全國唯一專注於生醫光電領域的研究所,已培養二百餘位具有光電科技與生醫科學跨領域專業的整合性人才,畢業生深受國內光電產業、醫療器材產業或深受跨領域研發需求單位的重用。在教育部的經費支助下,國立陽明大學亦設立了生醫光電暨分子影像跨領域研究中心,促進校內各學院下的相關系所進行研究合作,除此之外,藉著地利之便,生醫光電研究所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市立聯合醫院、國立陽明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許多合作研究,整合陽明大學校區乃至全國甚至是跨國合作技術的核心設施與核心研究團隊。
大學部(數位醫療學士學位學程):
- 培養生醫科學與數位醫療的基礎學科能力。
- 強化獨立思考與分析問題之能力。
- 強化良好的報告撰寫及表達能力。
- 培養良好的國際觀。
- 開設臨床醫療實務見習課程與跨領域科學實驗課程,配合學院持續推動EMI 雙語教學。
- 加強學生於人工智慧在醫療影像與生理訊號之開發應用的了解。
- 訓練學生應用微型內視鏡與雷射光斷層攝影術。
- 結合奈米與光電半導體技術的教學培育學生開發生物感測器的能力。
- 加強實驗室自行開發生醫診斷和感測的教學與實作訓練。
發展重點
- 生物影像與工程
- 生物感測與操作
- 生物物理與化學
- 人工智慧與影像/信號處理
- 激光與顯微鏡學
師資
總共有9位教授,每位教授可能涉及多個研究領域。
- 生物影像與工程
- 生物感測與操作
- 人工智慧與影像/信號處理
- 生物物理與化學
系所資源
- 拉曼光譜儀
- 粒子表徵
- 蒸發器
- 激光與顯微鏡
- 化學通風櫥
- -20℃ 冰箱
- 1 個共用細胞培養室
- 1 個共用毒物操作室
- 5 個會議室
研究重點
- 用於醫學應用的功能性OCT影像平台
- 功能性奈米材料的合成:薄膜、奈米尖端、奈米線、奈米管、奈米顆粒、石墨烯
- 表面等離子共振(SPR)裝置,用於超靈敏、低劑量、無標籤檢測
- 整合3D腫瘤模型、高通量藥物篩選及體內模型,研究腫瘤微環境與藥物抗性
- 用於腦脊髓萎縮與精神疾病分析的磁共振腦部影像
- 用於虛擬光學活檢的非線性光學影像
畢業發展
- 軟體工程師
- 硬體研發工程師
- 製程工程師
- 半導體工程師
- 光學工程師
- 學術研究員
- 專案經理
- 醫療設備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