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SDGs

  • View More 生物智慧感測醫療器材工作坊 _3_ _1_.jpg

    工作坊圓滿落幕:產學共探感測技術新未來

    本次活動集結來自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聚焦於電化學生物感測、微流體晶片、生醫影像及居家照護等領域,深入探討感測技術在臨床應用與創新醫療器材設計中的潛力與挑戰。透過跨領域的對話與交流,為未來智慧醫材的發展注入嶄新動能。
  • View More 鴻海科技徵才說明會 _1_.jpg

    聚焦智慧醫療與跨域人才|鴻海科技職涯說明會圓滿舉行

    鴻海科技專業團隊帶來精彩分享,從 CoDoctor AI 技術布局出發,深入介紹多模態醫學 AI 在臨床應用的發展與實務經驗,內容涵蓋心律不整、攝護腺癌、乳癌用藥預測等領域。除此之外,鴻海也說明了企業徵才方向與人才需求,現場互動熱烈、提問踴躍。
  • View More 以雙語力落實校園國際化.jpg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大生醫工程學院 以雙語力落實校園國際化

    校園國際化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軟實力
  • View More TOSIA 2025 科技論文獎 _1_.jpg

    【恭賀】本院光電所薛特教授指導學生榮獲【TOSIA 2025 科技論文獎】優勝

    恭賀本院蘇瓦倫Varun Sridhar同學榮獲【TOSIA 2025 科技論文獎】優勝
    《降解控制的超級鹵化物PF6取代的鈣鈦礦@石墨烯混合光電探測器中的兆寬帶光響應性》
    指導教授:薛特教授 Dr. Surojit Chattopadhyay
  • View More 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00 _3_.jpg

    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跨域智慧,創新醫療未來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加劇,醫療需求與照護挑戰也隨之攀升。而AI技術的快速演進,為醫材研發帶來嶄新契機,從AI精準醫療到臨床決策支援系統,都讓我們看見科技對健康照護的深遠影響。為促進AI技術與生醫工程的交流與創新,本院與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於2025年6月2日(週一)主辦「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活動地點為生醫工程館1F階梯教室。
  • View More 2025越南出訪2 _2_.jpg

    2025醫工院越南出訪:簽訂合作協議、招攬優秀人才

    2025年5月6日至9日,醫工院代表團前往越南進行為期四日的出訪行程,與當地多所大學進行深度交流。此次行程重點包含合作協議簽署與國際招生推廣,旨在深化兩地醫工領域之合作,並招募優秀學生來臺深造。
  • View More 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 _1_.jpg

    【恭賀】本院醫工系賴穎暉主任團隊榮獲【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第一名

    恭賀本院醫工系賴穎暉主任榮獲【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第一名
    健康照護及 AI 創新醫療應用組〈 Easier & Clearer 〉AI OTC助聽器
    聽見原音團隊:余書帆、曾尹暄、張晉瑜、蕭瑞萱、林於寰
  • View More 外骨骼工作坊02 _2_.jpg

    共創智慧照護新契機【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圓滿落幕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與台灣生物力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於2025年4月14日(一)熱鬧舉行,吸引約150位參與者踴躍出席,涵蓋來自醫療、長照、工程與輔具設計等領域的校外專業人士,以及本校相關科系的師生,充分展現各界對智慧照護議題的高度關注。
  • View More 光纖麥克風與喇叭,前端為麥克風頭_1.jpg

    [ NYCU News ] 研發細如頭髮的光纖麥克風

    陽明交大展示一款細如髮絲的光纖麥克風,儘管麥克風尺寸只有一根頭髮的粗細,但卻能精準捕捉聲音訊號,讓這款麥克風在手機、穿戴式裝置、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電子產品中有極大應用前景。
    傳統麥克風非常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導致聲音訊號容易產生噪音而不夠清晰。為解決這個問題,陽明交大醫工系劉承揚教授研發團隊與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力博宏醫師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出一款光纖麥克風。
  • View More 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png

    【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系列課程開設 #衛福部核准訓練認證單位 #時數認證 #主題式專業課題 #實體與線上課程同步

    本課程及業界/學界/法人單位名師透過醫療器材查驗登記申請法規介紹與實務經驗,幫助學員掌握醫療器材查驗登記申請技巧,並能夠應用到公司的產品上市過程中,降低公司申請產品查驗登記成本與時間,以提升產品品質與上市後效益。
    #衛福部核准認證訓練單位 #3大TAF認證實驗室臨床實作 #主題式專業課題 #培訓人才 #實體課程 #遠距學習
  • View More 20250311 The Golden Synapse Award傑出論文獎 _1_.jpg

    【恭賀】本院榮獲 Journal of Neurologic Physical Therapy(JNPT)2024年度傑出期刊論文

    恭賀本院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博士班周俊宏同學 榮獲優良期刊
    指導教授:楊雅如老師
    獲獎論文:Improving Executive Function and Dual-Task Cost in Parkinson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刊登於 JNPT 2024年10月期刊 (Volume 48, Number 4, pp. 188-197)
  • View More 2025030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_醫技系_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_醫工科_成立共同研究中心.jpg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醫技系X日本東北大學醫工科 聯手打造免疫醫學新紀元

    蘇美慈老師實驗室
    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精準醫療
    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林峻立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醫工學科西條芳文及阿部高明教授的努力促成下,於陽明交大醫工學院正式成立「共同研究中心」,攜手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精準醫療發展。該中心由陽明交大醫工學院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醫技系) 蘇美慈老師所率領的研究團隊主導,負責多項前瞻性研究,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4)在疾病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並開發創新診斷與治療策略,為醫學領域帶來嶄新突破。

     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
     解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關鍵機制 

    蘇美慈實驗室團隊,致力於解析LILRB4在癌症免疫微環境、自體免疫疾病及退行性疾病中的調控機制。研究發現,LILRB4 可能透過影響髓源性抑制細胞 (MDSC)和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調控,促進癌細胞轉移,並在自體免疫疾病紅斑系狼瘡患者中參與致病性自體抗體的調控,造成大量免疫複合體產生並沉積在腎絲球,導致腎絲球腎炎。蘇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揭示 LILRB4 在免疫調控中的關鍵角色,不僅可作為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標靶,也有潛力成為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標誌,這對於精準醫療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台日跨國聯盟 共創免疫醫學新里程 
    為推動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譯,蘇美慈研究團隊與日本東北大學的醫工學科(GSBME)展開深入合作,並成立「NYCU-TU 共同研究中心」。該中心的研究領域包括:
    .癌症免疫療法開發—利用 LILRB4 調控機制,發展新型雙功能抗體與近紅外光光動力免疫療法,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退行性疾病與發炎老化—探討 LILRB4 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中的作用,並與東北大學共同研究線粒體功能障礙與老化發炎的關聯性。

    東北大學醫工學科阿部高明教授表示:「這次與陽明交通大學的合作將大幅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進展。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研究中心,串聯亞洲醫學研究的優勢,打造免疫醫學研究基地。」期望透過跨國合作,進一步深化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並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患者。蘇博士強調:「這次的台日聯盟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未來能與更多國際夥伴合作,共同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
     



    報導連結:經濟日報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醫技系)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醫工科)成立共同研究中心


    ▲醫學生物暨檢驗學系研究生到東北大學進行移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