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17 全球夥伴關係

  • View More 鴻海科技徵才說明會 _1_.jpg

    聚焦智慧醫療與跨域人才|鴻海科技職涯說明會圓滿舉行

    鴻海科技專業團隊帶來精彩分享,從 CoDoctor AI 技術布局出發,深入介紹多模態醫學 AI 在臨床應用的發展與實務經驗,內容涵蓋心律不整、攝護腺癌、乳癌用藥預測等領域。除此之外,鴻海也說明了企業徵才方向與人才需求,現場互動熱烈、提問踴躍。
  • View More 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00 _3_.jpg

    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跨域智慧,創新醫療未來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加劇,醫療需求與照護挑戰也隨之攀升。而AI技術的快速演進,為醫材研發帶來嶄新契機,從AI精準醫療到臨床決策支援系統,都讓我們看見科技對健康照護的深遠影響。為促進AI技術與生醫工程的交流與創新,本院與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於2025年6月2日(週一)主辦「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活動地點為生醫工程館1F階梯教室。
  • View More 2025越南出訪2 _2_.jpg

    2025醫工院越南出訪:簽訂合作協議、招攬優秀人才

    2025年5月6日至9日,醫工院代表團前往越南進行為期四日的出訪行程,與當地多所大學進行深度交流。此次行程重點包含合作協議簽署與國際招生推廣,旨在深化兩地醫工領域之合作,並招募優秀學生來臺深造。
  • View More 外骨骼工作坊02 _2_.jpg

    共創智慧照護新契機【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圓滿落幕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與台灣生物力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於2025年4月14日(一)熱鬧舉行,吸引約150位參與者踴躍出席,涵蓋來自醫療、長照、工程與輔具設計等領域的校外專業人士,以及本校相關科系的師生,充分展現各界對智慧照護議題的高度關注。
  • View More 光纖麥克風與喇叭,前端為麥克風頭_1.jpg

    [ NYCU News ] 研發細如頭髮的光纖麥克風

    陽明交大展示一款細如髮絲的光纖麥克風,儘管麥克風尺寸只有一根頭髮的粗細,但卻能精準捕捉聲音訊號,讓這款麥克風在手機、穿戴式裝置、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電子產品中有極大應用前景。
    傳統麥克風非常容易受到電磁干擾,導致聲音訊號容易產生噪音而不夠清晰。為解決這個問題,陽明交大醫工系劉承揚教授研發團隊與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力博宏醫師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出一款光纖麥克風。
  • View More 2025030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_醫技系_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_醫工科_成立共同研究中心.jpg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醫技系X日本東北大學醫工科 聯手打造免疫醫學新紀元

    蘇美慈老師實驗室
    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精準醫療
    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林峻立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醫工學科西條芳文及阿部高明教授的努力促成下,於陽明交大醫工學院正式成立「共同研究中心」,攜手推動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精準醫療發展。該中心由陽明交大醫工學院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醫技系) 蘇美慈老師所率領的研究團隊主導,負責多項前瞻性研究,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4)在疾病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並開發創新診斷與治療策略,為醫學領域帶來嶄新突破。

     探索免疫受體 LILRB4:
     解碼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關鍵機制 

    蘇美慈實驗室團隊,致力於解析LILRB4在癌症免疫微環境、自體免疫疾病及退行性疾病中的調控機制。研究發現,LILRB4 可能透過影響髓源性抑制細胞 (MDSC)和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調控,促進癌細胞轉移,並在自體免疫疾病紅斑系狼瘡患者中參與致病性自體抗體的調控,造成大量免疫複合體產生並沉積在腎絲球,導致腎絲球腎炎。蘇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揭示 LILRB4 在免疫調控中的關鍵角色,不僅可作為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標靶,也有潛力成為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標誌,這對於精準醫療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台日跨國聯盟 共創免疫醫學新里程 
    為推動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譯,蘇美慈研究團隊與日本東北大學的醫工學科(GSBME)展開深入合作,並成立「NYCU-TU 共同研究中心」。該中心的研究領域包括:
    .癌症免疫療法開發—利用 LILRB4 調控機制,發展新型雙功能抗體與近紅外光光動力免疫療法,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退行性疾病與發炎老化—探討 LILRB4 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中的作用,並與東北大學共同研究線粒體功能障礙與老化發炎的關聯性。

    東北大學醫工學科阿部高明教授表示:「這次與陽明交通大學的合作將大幅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進展。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研究中心,串聯亞洲醫學研究的優勢,打造免疫醫學研究基地。」期望透過跨國合作,進一步深化癌症與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並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患者。蘇博士強調:「這次的台日聯盟只是第一步,我們希望未來能與更多國際夥伴合作,共同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
     



    報導連結:經濟日報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醫技系)與東北大學醫工學院(醫工科)成立共同研究中心


    ▲醫學生物暨檢驗學系研究生到東北大學進行移地研究



     






     
  • View More 20250226 自體骨屑收集器取得TFDA上市許可.jpg

    [ 報導轉載 ] 手術廢液煉金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奇美醫院攜手共同開發 「自體骨屑收集器」取得TFDA上市許可

    骨科手術過程中,常須對骨頭進行塑形(Bone Shaping),並配合骨科手術沖洗(Orthopedic Surgical Irrigation),保持傷口清潔與手術視野。然而,在切削骨頭的過程中,許多寶貴的骨碎片/骨粉,常隨著沖洗液體透過真空吸引裝置(Vacuum Suction Device)作為廢液而排除。

    小發明大創舉「自體骨屑收集器」,安裝簡便,僅需連接於廢液桶的抽吸管與真空吸引裝置之間,不用任何動力且可接於臨床常規轉接頭,即可從骨科手術沖洗之廢液到達廢液桶之前,自動過濾自體骨,留住碎骨同時排除廢液。自體骨屑收集器設計有自動分層功能,可過篩出大、小顆碎骨,以供醫師臨床後續補骨手術使用。因此可將手術廢液轉化為有價值的自體骨粉,促進骨修復與再利用。

    奇美醫院黃建榮醫師表示,人工骨粉與異體骨成本高且可能導致排斥與流失。相較之下,自體骨具優異的生長與癒合能力,但需取自患者其他部位,挖東牆補西牆,影響健康骨質。若能回收利用自體骨,植入骨折部位,不僅促進癒合,還能減少替代骨的額外負擔,為患者帶來福音。

    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主任林峻立教授表示,本產品結合中心研發能量與奇美醫院常見之臨床需求,經過中心設計、製造、功能性測試及生物相容性評估,並成功取得TFDA上市許可(衛部醫器字壹字第010310號)。研發團隊經反覆試驗,確保安全有效並提升手術效率。產品特別設計分層濾網,可自動篩選不同大小的骨碎片,減少醫師手動挑選碎骨,並適應各種補骨需求。有別於市售產品,醫師須從過濾物中慢慢挑選碎骨。為台灣首創且唯一國產骨屑收集之上市醫療器材。

    臨床需求出發,臨床應用落地為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秉持核心理念,專注於開發兼具安全性與有效性的醫療產品,本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正是理念實踐的成功典範。本產品除取得TFDA上市許許可,也已成功取得中華民國專利,並於奇美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成功應用於脊椎融合與股骨骨折手術並已將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Expert Review of Medical Devices)。為學術單位與醫院及產業合作成功開發醫療器材的典範,對推動創新醫材研發提升全球醫療競爭力有重要貢獻。

     

    報導連結:中時新聞網
  • View More 114.02.14參訪關渡醫院01 _1_.jpg

    2025.02.14 本院至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參訪花絮

    2025.02.14 本院參訪臺北市立關渡醫院
    感謝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及其團隊安排本院參訪及交流
    了解該院於智慧醫院推動的優異成果
      
    本院林峻立院長與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代表團隊互贈紀念品、感謝狀



    【實體展示:RF智慧醫院】 
    1. 護理部:智慧床墊(行動護理車、床邊量測)智慧床頭卡電子白板外骨骼機器人人因照明系統 
    2. 復健科:外骨骼機器人 
    3. 資訊組:Zenbo (生理量測、個案理 系統、門診醫囑系統)
     4. 影片:人因照明系統軌道式全自動檢驗系統
  • View More nycu_Healthcare1208__4_.jpg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大產學共創處匯聚創新力 核酸檢測、器官晶片、智慧醫療解方亮相

    智德萬生醫:完善術前術後診斷 第二代雙參數AI腦瘤偵測認證申請中
    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及生醫光電研究所吳育德特聘教授,與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主治醫師領導的智德萬生醫,繼先前開發的可針對聽神經瘤、腦膜瘤與腦轉移瘤,三種主要腦癌的磁振造影(MRI)影像,進行自動偵測與圈註病灶範圍的AI腦瘤輔助偵測系統(DeepBT Detector)後,再度研發升級版本....(至環球生技官網閱讀全文)
  • View More TECO-照片-1024x683.jpg

    【恭賀】本院榮獲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國際組佳作

    恭賀本院劉大中老師團隊
    榮獲【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國際組】佳作
    團隊成員:徐晨軒、何紹圻、林泓証、翁永承
  • View More 本院榮獲 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發明競賽獎 _1_.png

    【恭賀】本院榮獲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獎!

    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圓滿落幕,備受關注的「發明競賽區」,今年共有565件專利參賽。
    學校發明區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17面獎牌成為最大贏家。

    本院老師更是斬獲多個獎項,展現了卓越的專業實力與學術成就







    ▲陳志成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吳育德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游忠煌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 View More messageImage_1725800650912 _2_.jpg

    陽明交大東亞醫學工程國際研討會

    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與醫工院30周年、醫工系40周年共同合辦東亞醫學工程國際研討會,將於2024 年9 月 12 日至 13 日在本台北陽明校區舉行。 本次研討會旨在匯集亞太地區生物醫學電子、生物力學、生物材料等領域頂尖大學的國際頂尖學者,交流生物醫學工程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也包含創新創業討論。歡迎大家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