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 院長候選人公開演講
主持人:康照洲院長
時間:4月1日(下週四)下午2:30~5:00
地點:生醫工程館333會議室
說明:演講將會同步做線上直播。依院長遴選委員會決議,當日不開放提問;相關意見及提問請於4月16日前e-mail至 hfwang@nycu.edu.tw 或於演講現場手寫後交給工作人員,將一併轉交遴選委員會參考。
各候選人演講時間安排如下:
時間 流程
2:30~3:00 PM 吳育德教授
3:00~3:10 PM 換場
3:10~3:40 PM 林峻立教授
3:40~3:50 PM 換場
3:50~4:20 PM 江惠華教授
4:20~4:30 PM 換場
4:30~5:00 PM 蔚順華教授
承辦人:王蕙芬小姐(分機#65899)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 院長候選人公開演講
-
法藍瓷與陳右穎教授團隊合作,開發陶瓷3D列印神經晶片
世界陶瓷品牌法藍瓷(FRANZ fans)將與本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合作,以陳右穎教授研發的技術,開發陶瓷3D列印技術神經晶片,用以偵測腦神經電信號、神經傳導物質濃度與深腦刺激,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神經退化疾病等醫療用途。
陳右穎教授團隊利用奈米材料「石墨烯」研發的神經探針晶片,可深入腦部偵測神經活動訊息,包括電信號與化學物質釋放以及深腦刺激治療,一舉克服過去神經晶片沒有辦法與磁振造影同時使用的侷限,同時縮短診斷與治療的時間差,讓診斷治療合而為一。
陳右穎教授表示,過去神經晶片在植入人體後,常受限於手術沾黏與發炎,而影響感測訊號品質;但以還原氧化石墨烯作為晶片感測介面具有絕佳高導電性;同時在晶片外圍包覆一層抗發炎因子,能克服過去沒有辦法達到的生物相容性與訊號品質。對於像是自閉症或阿茲海默症等腦部疾病,傳統上只能依賴行為或腦影像來判斷,有了可以和磁振造影相容的神經晶片,就能結合電生理與腦影像,針對不同的治療需求,設計出偵測腦內多巴胺、葡萄糖、過氧化氫等生物訊號的精準生醫晶片,有助於垂直整合診斷與治療。
「法藍瓷」自兩年前跨足生技業,逐步將陶瓷3D列印應用範圍,從飾品、藝品擴大到牙科、ICT等產業。此次將與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進行合作,研究團隊以陶瓷3D列印技術進行神經植入晶片之臨床前開發,用以偵測腦部神經電信號活動、神經傳導物質濃度與深腦刺激功能,在動物實驗中已成功驗證該晶片對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效果,未來可望應用到偵測及治療人體肢體失能、神經退化疾病等醫療用途。「法藍瓷」預計第三季推出首個量產新品陶瓷3D列印腦神經探針晶片應用,搶攻全球動物實驗室龐大商機。
法藍瓷與陳右穎教授團隊合作,開發陶瓷3D列印神經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