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1 2024
本院112學年度 EMI教師教學獎
\ 恭賀以下老師榮獲本院112學年度 EMI教師教學獎 /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洪小雅老師、涂玉青老師
〔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詹明賢老師、莊惠燕老師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周立偉老師、陳喬男老師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羅俊民老師、劉承揚老師
〔生醫光電研究所〕陳奕帆老師
本院112學年度 EMI教師教學獎
02 11 2024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大醫技系導入AI、中草藥、外泌體 引領醫事檢驗新時代
孕育跨域融合、國際視野、自主判斷高階人才
成立40年培育醫檢學生超過千人
創立於1979年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是臺灣國立大學之中,第二所成立醫技系的學校,更是全臺第一個成立博士班的醫技系。
陽明交大醫技系成立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高級醫療專才,課程設計不僅涵蓋傳統醫學診斷技術,以培養優秀的臨床醫檢師,還特別強調基礎生命科學、現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臨床醫學等領域,全面提升學生在現代醫學生物技術的專業知識與未來研發潛力,協助生醫產業發展。
培養學生自主判斷、國際觀
三位老師不只為學生在基礎研究上帶來全新視野,他們的教學理念更著重於培養具備自主判斷力與國際觀的學生。
-黃琤-跨域創新 從中草藥到AI突破肺纖維化診療
黃琤強調國際化視野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不僅能拓寬視野,還能增加與國際科學家的交流機會。此外,黃琤自身背景多樣,從病毒學到代謝症候群,甚至跨入不同的醫學領域如神經科學及肺部疾病,因此,她鼓勵學生勇於嘗試不同領域。
-黃尉倫-探索外泌體、免疫微環境 提升腫瘤治癒率
黃尉倫表示,探索、嘗試與分享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元素。探索意味著勇於打破現有框架,嘗試則是理論實踐的過程,而分享更是保持初衷的關鍵。他認為學生可以透過擔任高中科普活動或營隊課程的助教或小老師,表達所學與更多同學分享。
-洪小雅-聚焦癌症與纖維化共通機制 開啟疾病治療新方向
洪小雅則表示,自己教學的核心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她認為,尤其在研究所階段,學生應該學會自主判斷,老師的角色應是提供適時適切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並選擇研究方向。
老師們一致認為,實驗室的研究與教學應該密切結合。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要完成課業,還應培養自信與技能,為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持續進步與發展。
報導連結:環球生技
[ 報導轉載 ] 陽明交大醫技系導入AI、中草藥、外泌體 引領醫事檢驗新時代
01 11 2024
【恭賀】本院榮獲TTQS銅牌肯定
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簡稱TTQS)自96年創立以來已步入第17個年頭,是我國唯一國家級辦訓品質的檢測標準,迄今超過2萬家企業與訓練機構申請評核服務,持續推動國內人才發展的良性循環,透過評核,讓單位瞭解訓練流程的優勢與不足,並獲得持續精進的建議。
\ 恭賀本院於中華民國 113 年 10 月獲得 TTQS 訓練機構版銅牌認證 /
本院將持續追求卓越、不斷精進,全力支持同仁全方位發展。
【恭賀】本院榮獲TTQS銅牌肯定
29 10 2024
【恭賀】本院榮獲第5屆方賢齊BioICT論文獎博士論文頭等獎
方賢齊先生為臺灣電信、電子、資訊產業重要開創者及半導體產業關鍵推手,謝方怡鴻女士為紀念其父之貢獻並鼓勵陽明交通大學學生從事生醫資電相關領域之研發,提昇我國在此領域之研發能力與水準,以培育優秀之科技人才,特設立方賢齊先生BioICT論文獎。
恭賀本院獲獎師生!
【恭賀】本院榮獲第5屆方賢齊BioICT論文獎博士論文頭等獎
21 10 2024
【恭賀】本院榮獲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獎!
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圓滿落幕,備受關注的「發明競賽區」,今年共有565件專利參賽。
學校發明區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17面獎牌成為最大贏家。
本院老師更是斬獲多個獎項,展現了卓越的專業實力與學術成就
▲陳志成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吳育德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游忠煌老師獲獎照片紀錄▲
【恭賀】本院榮獲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獎!
25 09 2024
【恭賀】本院榮獲2024年度2項傑出教學獎、 2項卓越導師獎、1項績優導師獎、 1項優良教學獎、2項Fellow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士
恭賀本院榮獲2024年度2項傑出教學獎、 2項卓越導師獎
1項績優導師獎 、1項優良教學獎、2項Fellow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士
物輔系楊雅如老師、醫放系盧家鋒老師
榮獲「傑出教學獎」
物輔系楊雅如老師、醫放系高瑀絜老師
榮獲「卓越導師獎」
醫技系 黃智生老師
榮獲「績優導師獎」
光電所 陳奕帆老師
榮獲「優良教學獎」
醫放系 莊惠燕老師、物輔系 施惠婷老師
榮獲「Fellow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士」
【恭賀】本院榮獲2024年度2項傑出教學獎、 2項卓越導師獎、1項績優導師獎、 1項優良教學獎、2項Fellow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士
24 09 2024
【恭賀】本院榮獲2024年度未來科技獎!
參展技術名稱: 見光聞聲-以光學麥克風結合深度學習技 術提升聽覺輔具聆聽效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 :賴穎暉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團隊 :楊承山老師、林政宏老師
台北榮總團隊:廖文輝醫師
【恭賀】本院榮獲2024年度未來科技獎!
26 08 2024
陽明交大東亞醫學工程國際研討會
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與醫工院30周年、醫工系40周年共同合辦東亞醫學工程國際研討會,將於2024 年9 月 12 日至 13 日在本台北陽明校區舉行。 本次研討會旨在匯集亞太地區生物醫學電子、生物力學、生物材料等領域頂尖大學的國際頂尖學者,交流生物醫學工程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也包含創新創業討論。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時間:9/12 9:20-17:50 ; 9/13 9:20-12:00
網站: https://tcliu7.wixsite.com/ymbm-40th
陽明交大東亞醫學工程國際研討會
26 07 2024
[ 報導轉載 ] 引進國際「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 陽交大醫工學院鏈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讓OTC助聽器成真
引進國際「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
陽交大醫工學院鏈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讓OTC助聽器成真
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學院、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首次發起「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於7月24日至26日在臺舉行。為期三日課程中,多位長期致力於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國際學者分享老年人聽力受損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及推動OTC助聽器理念,海內外多位臨床醫師也分享聽損流行病學與社會健康的影響;此外,活動不只將國際視野引入臺灣,也邀請了產業專家,包括:瑞音生技、和碩聯合科技與瑞昱半導體,共同分享助聽器開發成果,展現臺灣創新實力。
發表失智症與聽損關聯研究 被《Lancet》列為風險因子
臨床研究證實助聽器可降失智症發病率
Frank Lin致力推動非處方助聽器法案
陽交大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引進「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首次在臺舉辦
鏈結臺灣藍芽音訊IC業者 搶攻OTC助聽器藍海市場
醫材轉譯研發中心 持續加速創新產品發展、落地
這次活動不只聚焦在聽損,還擴展到腦性麻痺與中風族群造成的「口說構音障礙」,活動也邀請國內利用AI、機器學習,為構音障礙族群研發專屬語音辨識系統的宇康生科產業專家現身分享,向國際展示臺灣於口語構音障礙解決方案中,不只有技術還有許多創新的想法。為提升對於此一挑戰的認知並提出解決方案,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以下簡稱醫工學院)林峻立院長及生物醫學工學系賴穎暉教授、醫學系系主任楊智傑醫師、腦科所教授鄭彥甫醫師及臺北榮總耳鼻喉部廖文輝主任、薛健佑醫師,於去年7月開始共同籌畫「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活動。
該團隊積極與美國推動非處方助聽器法案(OTC Hearing Aids Act)的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Frank Lin (林楨元)教授及其主持的「Cochlear聽力與公共衛生研究中心」(Cochlear Centre for Hearing and Public Health)建立鏈結。
賴穎暉也表示,本次活動帶來許多效益,包括:活動結束後,陽明交通大學獲得許多的詢問,並共同討論助聽器開發的可能性,並增加了與會者對老化與聽覺關係的重視與理解。
報導連結:環球生技
[ 報導轉載 ] 引進國際「老齡化、聽力與公共健康研究員計畫」 陽交大醫工學院鏈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讓OTC助聽器成真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